近期,省實地督辦組組織專家對我州第一輪中央環保督察反饋“海北州150家在產礦山中114家未能按時限要求完成恢復治理任務,州政府兩次批準西海煤炭柴達爾井田等企業延長恢復治理時限,督察時該企業治理項目僅完成70%的工程量”的問題進行實地查驗。在全州114家礦山中,抽查礦山70處,抽驗率為61.4%,全部通過省實地督辦組和專家驗收,通過率為100%。同時,各縣與屬地鄉鎮、村社及農牧民簽署了管護協議,鞏固了治理成效。

第一輪中央環保督察整改問題認領后,海北州黨委、政府高度重視,成立專班,強力推進問題整改。
一是州縣主要領導、各級責任領導親力親為、靠前指揮,各整治責任單位知責明責、守責擔責,主動放棄節假日和雙休日,重點圍繞礦山整治、凝聚合力攻“難點”、靈活借力治“痛點”,全力確保在最后的攻堅關鍵期內圓滿完成各項整治整改任務。祁連縣主動作為、克服萬難、聚力攻堅,深入貫徹落實“三縱三橫”的網格化管理整治機制,22名縣級領導干部、25名鄉鎮領導干部和行業部門負責人以及1944名村“兩委”班子成員、黨員和生態管護員主動擔當作為,堅持“入網入格”。
二是實行了州縣級領導聯點督辦協調、鄉鎮分片排查整治、村社參與長效管護縱向治理網格和三停止(停止休假、停止外出、停止雙休)工作模式,將已完成整治的礦山管護權移交到鄉鎮村一級,推動實現后期管護常態長效。
三是州縣鄉村三級干部率先垂范、主動作為,緊緊抓住施工黃金期,把牢時間節點、質量進度、覆綠效果、檔案資料等關鍵和重點,全面開展“地毯式”摸排,以更嚴的標準,更實的舉措,既做組織者、推進者,又做引領者、示范者,帶動各族群眾自發參與人工運輸、刷坡清理、覆土植綠等工作,形成了“全民參與、集思廣益”取得了令人滿意的成效。四是做到了第一時間認領、第一時間交辦、第一時間開展整改。實行州縣級領導干部包聯、部門鄉鎮負責、業務骨干駐點,形成了黨委領導、政府負責、部門聯動的快速推進格局。全面推行“一線工作法”,各級領導“入網入格”,換屆不換人,主動進位、精準推動綜合整治各項工作,切實用實際行動和實際成效踐行了把生態文明建設作為“國之大者”的責任擔當,問題整改取得了實質性成效,為海北生態文明建設夯實了根基。